角落里的缝纫机 韩梅 gnAv[7:D
在房间角落里,有一台闲置已久的缝纫机,丈夫曾几次要当废品给处理了,都被我挽留下来。我轻轻揭开布满灰尘的机罩,掀开折叠盖板,缝纫机头静静地躺在机箱里,好多配件并没有想象中斑驳锈蚀,而是干净油亮,色彩艳丽的“蝴蝶”图案,栩栩如生,我拎起机头与放置好的折叠板轻轻重合在一起,坐下来用手转动皮带圆盘,双脚配合着有节奏的按压踏板,缝纫机急促地“哒哒哒哒……”空响起来,那种尘封已久的熟悉的味道飘然而至…… ~0M[8s\
十七岁那年,退学后在家无事可做,便去了城里拜表嫂为师,学习裁剪缝纫技术。当时裁缝是一个很“吃香”的行业,在人们心目中是个能保住一辈子饭碗的手艺,特别是在我们家乡,还不像现在满大街的时装店,人们大多习惯扯布加工衣服,那时的缝纫店生意非常红火。 2&E7F(o%
师傅的缝纫店就在她居住的小区门口,一间大约二十平米的门面,里面悬挂着各种成品衣和布料,缝纫机、锁边机、工作台占据了店铺半个空间,当年三十多岁的师傅在那个地段,可是一位画样打版、飞针走线、手法娴熟的好裁缝,一年到头,店里待做的布料都多得堆成山。 gl0K5I1`
师傅先从最简单的锁扣眼、钉扣子教起,每天还让我用碎布拼接鞋垫,为的是一点点积累手工和缝纫技巧。然后再逐步学量、剪、缝、熨。用师傅的话说,衣服是三分裁七分缝,衣服美观的差距主要在做工上。也没啥诀窍,靠的是勤学苦练,耐心和严谨。师傅常常叮嘱,裁缝量体裁衣面对的是众多的顾客,一人难称百人意,每件衣服都是独一无二的,只属于它的主人,万不可三心二意,每一次下剪子,每一次起针,都要精准,多一寸则会浪费,少一寸则无法成衣……等等。在师傅耐心的指导下,我的缝纫技术日益见长,兴趣也越来越浓,还从中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 ;)jm#FST(`
记得自己亲手裁剪缝纫切独立完成的处女作──类似民国时期的女生校服,一直认为它经典的款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绝对称得上是中国校服文化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可惜在当时买不到这个款式。黑色布条包边的淡蓝色涤棉中式小衫,订着黑色琵琶式布纽扣,下配黑色喇叭裙,非常可体,扎两个小辫子,穿一双母亲做的搭襻布鞋,自认为简单清纯又大方,而且文艺范十足。我穿上这套梦寐已久的衣裙,臭美的在镜前反复的照来照去,加上师傅不住的夸奖,感觉这是我有生以来做的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eslhbyro
每天来店里做衣服的顾客络绎不绝,白天师傅和我忙的不可开交,到了晚上师傅还得拿回家中去加班,她怕我厌倦,不舍的让我加班做活,让我多看裁剪书,我当时迷恋于琼瑶的爱情小说,对裁剪书没有兴趣,总是瞒着师傅看到深夜。常常跟着文章里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的美好爱情故事,起起伏伏,傻傻地跟着欢笑、跟着落泪,还天真的编织着自己的爱情梦…… k5m`df,z
一年多的学艺期满,我拜别师傅回家自己开起了缝纫店。开始用的是那台没有机箱的老式“熊猫”缝纫机,声音难听针迹也不怎么好看,因家里经济紧张也只好勉强使用。刚“出道”的我离开了师傅,做起活来比之前更加的细心,每做成一件衣服,总是怀揣不安的心情期待着顾客来取,他们的满意是我最大的欣慰和快乐。每天能收入个五块八块钱,好歹能贴补家用。渐渐的顾客也越来越多,母亲只要忙完地里农活,就来给我做帮手,收入一点点增多,她终于把辛苦饲养了一年的猪给卖了,才买了这台“蝴蝶”牌缝纫机。新机子使用灵活,声音清脆,针迹均匀,我像拥有了宝贝一样的欢喜,做起活来也更加带劲了,每天细心的呵护着它,总是很小心地擦拭着,不让它上面有一丝丝的灰尘,晚上都是习惯性的把机头小心翼翼的放进机箱内,并用机套罩在上面,让它和我一样好好的休息,还经常给它上油保养,以免它声音沙哑。 ,l,P_hE
我宛如师傅的样子,脖子上一天到晚挂个软皮尺,量体、裁衣、缝纫,忙的不亦乐乎,凭着这台缝纫机也让家里的日子宽裕了很多。缝纫机每天“哒哒哒”重复哼唱着像钟表一样单调的旋律,或花或素的各色布料在针下流淌,密实的针脚里蕴含着我的心血,不知不觉,青春岁月在剪刀的“咔嚓咔嚓”声中被一下下剪去,花季的年华随着缝纫机的转动也一去而不复返…… owPp
Kd?A
后来这台缝纫机作为嫁妆随我到了婆家,缝纫店也持续开了几年。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时装店取代了裁缝店遍及大街小巷,带来了更多款式多样的美丽服装,批量化的流水线生产,已经把缝纫店挤进了历史的深巷,昔日风光无限的缝纫店如今变得门庭冷落,裁缝们的身影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这台立下汗马功劳的缝纫机也被冷落在了角落里。有时静下心来,凝视着这台缝纫机,仿佛又闻到了当年的青春气息,那熟悉的“哒哒哒”声又在耳畔响起,就像一首百听不厌的怀旧歌曲…… q:nY%v
图片:timg.jpg :&(\>}kj
:Y0H
5
|
一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