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成功的标准不是个人财富或荣耀,而是对广阔世界所做的贡献。股神巴菲特之子彼得·巴菲特在专著《做你自己》一书中坦言:“父亲给我带来的最大的幸运不是他事业的成功,而是给了孩子一个充满爱与温馨的家庭,以及孩子自由选择的充分尊重。” ZjSts/#
c
pxph'N{Qd
《做你自己》谈的是价值观、人生信念,以及美好生活的行为与态度。本书还谈到身份认同,我们判断其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让我们思考富二代应该如何面对人生这一话题。我们归纳出富二代的5大悲剧,是为了让多数人明白:贫者不自卑,富者不虚妄。 d~S#.I1j-
I94Y.|{%
悲剧1:缺乏企图心 ?Bh"
5enRc
3
(RIgDH
富裕家庭考虑不周的赠与会浇灭一个人的雄心并枯竭他的企图心,从而使年轻人丧失寻找自己航向的冒险精神。彼得·巴菲特记述到:“父亲在寻找激情、活出自己人生轨迹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那么他又怎么会拒绝让自己的孩子去挑战人生,并从中获得快乐呢?因此,巴菲特家族没有设立庞大的信托基金!我们兄弟姐妹三人在年满19岁之后,每人获得了一笔数额非常有限的财产。” mP\e^Aw5
9bM-ay#Z
彼得·巴菲特是普通人,他最引以为豪的是听到别人说:“你是股神巴菲特的儿子?可是你看起来好普通!” ^qNLxw#
wv:qH(x
跟大多数作曲家和音乐家同事一样,彼得·巴菲特只能通过最新的一部作品来体现自身价值,也无法预知能否在下一份工作中更加成功。“我一直认为用普通来形容我,是一种褒奖。说穿了,就是一个人可以‘正常生活’,被周围人所接纳。‘普通’就是一个人有绝佳的机会来充分展示自己的人生。” N #sapHz
YP2c_msW]
来源:管理资源吧
|
一共有 5 条评论
没有哪个父母会剥夺子女活出饱满人生的最佳机会。不过,富裕家庭所面临的特殊困难和危险没有被足够重视。
彼得·巴菲特并没有借助“巴菲特”家族的光环和父亲的力量成名于华尔街,而是听从内心的指引,怀揣着从小对音乐的梦想,执着的追求而最终成就了自己音乐的梦想,成为一名音乐家。书中有写到:“父亲以他的习惯,认真倾听,不做评论,也不直接提建议,直到有一天,他对我说:‘彼得,你知道吗,你和我其实在做一件事情,音乐是你的画布,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我的画布,我每天都在上面画上几笔。’”这是老巴菲特给儿子最大的鼓励。
富有的家庭往往太关注自己的事业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他们给予子女大量的金钱,却没有给孩子应有的爱。对孩子而言,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是父母能够花时间陪在他们身边,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观察他们是如何思考的,并尝试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但是,这需要真正的投入,而不是一张信用卡就能敷衍了事的。
孩子们懂得时间比金钱更重要,而我们成年人,尤其当我们处于职业生涯的上升期,尽情享受公司分红的时候,往往认为金钱比时间更智能光要。之后,当金钱失去吸引力而时间变得紧迫时,他们才幡然醒悟所剩时间不多。
《特权的代价》一书作者、心理学博士玛德琳·来文曾有研究表明,美国有30%至40%的富家子弟患有抑郁症,是平均水平的3倍。这些抑郁症患者中有10%至15%最终选择了自杀。
虽然很多人认为巴菲特会让自己最喜欢的小儿子也从事投资生意,但巴菲特最终并没有逼彼得走上金融投资的职业道路,而是成全其音乐的梦想。彼得认为,父亲灌输的对财富的看法和目光长远的理念帮助他克服早年闯荡的艰辛。
从彼得身上看不到“富二代”的傲慢与阔绰,他表示会向父亲一样投身慈善事业。他在书中写道:“经济浪潮起起伏伏,惟有人的价值观是最稳定的货币,并为我们带来最丰厚的回报。”
彼得·巴菲特通过个人经历领悟的箴言还有很多,以下是为摘录:
“一个人拥有的胆识和决心,比金钱要重要很多倍。”
“我的父母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让我知道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还有幸福,而非财富。”
“如果有两份工作摆在你面前,一份乏味但薪水很高,另一份有意义但待遇很低,你会如何抉择?彼得·巴菲特会选择待遇低的那一份。”
“因为金钱是副产品,真正重要的是工作的实质,钱买不到快乐,而人生的价值观才是最稳定的货币。”
“好运气极少意味着事情会变得简单,相反,好运气常常是带来挑战和困难的一个契机。你必须随时准备好把握机遇,才不至于辜负这份好运。”
“人们常常将愿望的实现看做是一种完结,但如果将其看做是起点难道不是更有意义吗?看到愿望指引我们走得更远,才会真正让人感到兴奋和充实。”
没有哪个父母会剥夺子女活出饱满人生的最佳机会。不过,富裕家庭所面临的特殊困难和危险没有被足够重视。
彼得·巴菲特并没有借助“巴菲特”家族的光环和父亲的力量成名于华尔街,而是听从内心的指引,怀揣着从小对音乐的梦想,执着的追求而最终成就了自己音乐的梦想,成为一名音乐家。书中有写到:“父亲以他的习惯,认真倾听,不做评论,也不直接提建议,直到有一天,他对我说:‘彼得,你知道吗,你和我其实在做一件事情,音乐是你的画布,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我的画布,我每天都在上面画上几笔。’”这是老巴菲特给儿子最大的鼓励。
富有的家庭往往太关注自己的事业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他们给予子女大量的金钱,却没有给孩子应有的爱。对孩子而言,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是父母能够花时间陪在他们身边,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观察他们是如何思考的,并尝试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但是,这需要真正的投入,而不是一张信用卡就能敷衍了事的。
孩子们懂得时间比金钱更重要,而我们成年人,尤其当我们处于职业生涯的上升期,尽情享受公司分红的时候,往往认为金钱比时间更智能光要。之后,当金钱失去吸引力而时间变得紧迫时,他们才幡然醒悟所剩时间不多。
《特权的代价》一书作者、心理学博士玛德琳·来文曾有研究表明,美国有30%至40%的富家子弟患有抑郁症,是平均水平的3倍。这些抑郁症患者中有10%至15%最终选择了自杀。
悲剧4:缺乏自尊,只拥有高高在上的习惯
当大多数人在艰苦奋斗时,富二代们好像总能平步青云。他们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拥有特权,漫不经心地享受各种优势,他们似乎是在乘船游览的途中便获得了他们想要的一切。
这些富二代们往往外表精致、举止优雅,但这背后似乎缺失了什么。他们表面的自信其实非常脆弱和易碎,因为那根本不是“真正”的自信。而仅仅是一种高高在上的习惯。他们对名车、游船和避暑山庄的疯狂迷恋其实是在补偿某些更加珍贵、微妙的内心缺失:使命感、对于真正自我的认同和接受,无法将拥有的和内心渴望的东西做有意义的联结。
最主要的是,这种玩世不恭往往是和为了掩盖他们自尊心的缺乏,但这样的精致面具最终都会失去效力。自尊心只能靠拼搏赢得。这一点极其重要。许多富二代养尊处优,实际内心空虚,已经在无意间被剥夺了有价值的冒险机会。他们的家庭给予他们的是奢华但已缩水的人生。正如老巴菲特所说:他们出生时含着金汤匙,却变成了背上插着的金匕首。
彼得从父亲沃伦·巴菲特身上学到一种价值观,他说要感谢父亲让他认识到该价值观的重要性,那就是建立属于自己的一种工作态度。
有些人认为,良好的工作态度就是每天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即使他对这份工作毫无激情,甚至心生厌烦。按照这种思路,单纯的努力、压制自己的喜好和时间上的付出,都算得上是基本的美德。
在股神巴菲特看来,良好的工作态度不是这样的,他也这么传授给自己的儿子:良好的工作态度,首先在于勇于发觉自我。当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时,即使一场艰辛、劳苦,仍然可以在工作中享受乐趣、甚至产生一种神圣感。
是什么秘诀让巴菲特面对长时间分析年报看似乏味的工作,还能保持源源不断的激情?彼得·巴菲特分析说:首先,他并不是为钱而工作。虽然他最后获得了金钱,但这是对他商业智慧的充分肯定。金钱是副产品,而不是最初努力的目标。老巴菲特真正重要的工作“实质”:激发他无限的好奇心,验证他对实际业绩的预测能力,体验发觉价值和新机遇的可能性。“如果我的父亲以金钱为奋斗目标,那么他的努力将会很快变得乏味的例行公事,工作也仅仅是一份差事而已。”
有句哲言:我们对差异的包容能力,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们成为偏见的俘虏时,我们的生活将变得狭隘而贫乏。富二代尤其缺乏宽容,缺乏对多元世界的理解,很多富二代只生活在自己的一个小交往圈。
彼得·巴菲特论述说:“假如你这个不喜欢,那个也不待见,最终你的世界将只剩下你自己,以及几个外表像你、思考方式也像你的人,这个世界就像散发着傲气、死气沉沉的小型乡村俱乐部。”彼得·巴菲特的两个提醒尤要注意:首先,人们永远不应将宽容看作是天生的事情,而是要积极地去培养这种态度;其次,自欺欺人地认为偏见是别人才有的缺点,这本身就是一种偏见。
一个人应当时刻尊重他人,尊重不同的观念。一个人总要尝试去理解对方的立场。这是道义使然,也是智慧使然。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可以让我们的胸怀更宽广。不过,富二代尤其缺乏宽容和理解,他们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应得的,有些富二代会极端的认为没有钱的人是下等人,该受磨难与蔑视。
许多富二代们似乎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具有优势,但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生命伊始,没有什么是谁应得的。这些人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但却不懂得感恩。他们环视四周的时候,看不到世界的不公正和不平等,反而觉得身处的这片小天地还挺舒适的。
当自以为是者拒绝承担责任时,他们便注定要过着虚假和不安的生活。